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浙江道教 >  地方道教

[来源: | 作者: | 日期: 2015-11-11 ]

正统道教与民间道教的差异


640.webp.jpg


道教信仰的对象是神仙。范恩君指出,“ 神” 和“ 仙” 的含义是不同的,神是指神祗,包括天神、地袱、地府神灵、人体之神、人鬼之神等, 其中天神、地祗、地府神灵、人体之神的“神”是先天自然之神, 按《抱朴子》的说法, 是属于神异类, “非可学也” 。而人鬼之神则是有功于民者死而祀为神。“仙”包括仙人和真人, 仙真实际是经过修炼而成的具有优异功行的杰出人物。“神”、“仙”的区别,质言之,由天而人的是神(人鬼之神例外), 由人而天的谓仙。神与仙可以同兼。


笔者进一步指出,道教神仙谱系已有神灵的加工和新神的创造,遵循共同的教理依据——“道”和“气”,以及共同的基本原则——“化”。高神之下的众神仙,分别按其位次的高低,拥有相应的道性。总的说来,“尊神”、“仙真”道性多些,“俗神”道性少些。神与仙往往连用,二者有联系,但也有差别。仙有敕封便成为神,神未受封前不一定是仙,受封后也不一定可转变为仙。神失去了官职就不再是神。神有职位、职权与职责,虽受供养却不自由。仙无职位、职权与职责,没有供奉,但自由自在。仙是道教的精神品味、价值标准和终极追求。


道教本为民间信仰,后转化为官方化的制度性宗教,清末再次成为民间宗教。即使是在北魏至清末期间的制度化宗教时期,道教在社会上层的存在形态与社会下层的存在形态,显然也有明显的差异。这样,可以推测,以官修《道藏》为代表的正统道教与在民间存在的道教,在很多方面必定有差别。事实上也是如此。这里,我们以源自唐代,号称中国南方三大女神之一的马仙信仰为例,分析这二者之间的差别。




其一、关于成仙的标准


正统道教的终极信仰目标是仙,其内涵是道,所以,仙是道的实体化、人格化形态。所以,道教的终极信仰便是得道成仙,长生不死。长生以不死为前提,长生方能成仙,得道以成仙为前提。这样,对仙的认定是以客观的、实证性的、可以验证的不死、长生为标准。而在民间道教看来,有异能者便可称为仙。马仙便是如此。据《新镌仙媛纪事》载:


马大仙,唐光化间马氏女,青田县人。既嫁,家贫养姑尤谨。遇异人授以仙术。往来佣织,去家百里乞食。有羹不食,即以箬笠浮还家,荐于姑,顷之复回。人始知其不凡,呼为马大仙云。


马夫人的异能被乡人发现,于是被尊称为“马大仙”。所谓异能,是相对于常人而言的。但异能种类很多,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等,程度也有不同,如此之类的异能,从道教的正统观点来看,不能作为成仙的标准,例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等在内丹修炼的大周天打通之后就开始出现,但距离结丹、得道、成仙还有较远的距离。



其二、关于成神的标准


这涉及到在道教中 ,谁有资格封神?成为神的标准是什么?封 神的程序和仪式是什么? 对这三者,按道这三者,按道教的 正统观点 ,只有三清和玉皇大帝才有资格封神 ,但实际上三清是道 ,但实际上三清是道的体现,是体现,是炁所化,元始天尊、灵宝化,元始天尊、灵宝化,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大体上 是虚悬一格,真正管理道教事务的是德天尊格,真正管理道教事务的是德天尊 。在唐宋以后玉皇大帝定格为三界秩序的建立者与管理之后,他相应后,他相应地成为万神之主 ,封神的 事务便归他处理。 如同人间的官府 封官 有标 准、 有程序和 仪式一样,天界也有类似的做 仪式一样,天界也有类似的做 法。


但法。但天界毕竟虚无缥缈, 道士上表之后,怎么上表之后,怎么 知道或者判断是否得到玉皇大帝的允准呢? 何况 能给玉皇大帝上表的道士多着呢,以谁上为准表的道士多着呢,以谁上为准 呢?这让本在人间的道教遇到封神时颇为难。在为难。在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体制之下,最高统治者下,最高统治者 自称 “天子 ”,具有沟通天人的能力,于是这样难题 ,具有沟通天人的能力于是这样难题 ,具有沟通天人的能力于是这样难题 ,具有沟通天人的能力于是这样难题 只好让做为最高统治者 的皇帝 来解决,于是玉皇解决,于是玉皇解决,于是玉皇 大帝的封神往被虚化, 皇帝的敕封才是正途 。于是, 道教界往通过官员们上奏朝廷,请求皇帝敕封上奏朝廷,请求皇帝敕封 。


此外 ,在田野调查中发现,明代以来, 张天师作为道教的精神领袖,,也享有封都城隍以下神明的权利  。所以,一些道教庙观在获取皇封有困难时,往通过多种途径到张天师那里为 本庙供奉的神明讨封,以提高其神阶。“从现有资料来看,到了明代由于国封(按:皇帝敕封神)的情况,变得很少见,民间流行‘玉封’(按:玉皇大帝封神)以及‘张天师封’,解决神明正常化问题。”张天师既是道教最高的宗教领袖,具有与玉皇大帝沟通的能力,同时他又是政府官员,具有与人间皇帝沟通的能力,因而他的封神兼具“国封”和“玉封”的功能,在民间很有影响力。这种影响力至少持续至近代。


与此不同,民间道教对于封神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,或伪封,即谎称得到皇帝敕封或张天师封赏,其实查无实据;或直呼,即好事者或庙祝直接给他们心仪的神一个类似封号的称谓。这样的神职和封号往往在正统道教的神谱中无法定位,或者不符合正统道教神职设立的原则,或者不符合朝廷封神的规矩。例如,马仙的“护国马夫人”的称谓,虽称为缙云县令李阳冰请封,但并无其它文献支撑以证明,“顺懿夫人”的称谓则不知其来源。



其三、关于仙与神的信仰功能


按照道教的正统观点,仙的功能可随着其修炼的进步而不断得以提升,神的功能则是在封神时确定的,除非有新的封神诏书改变了神职或赋予该神新的职能,否则神的功能不变。所以,在正统道教中,神的功能颇为固定,发生变化的情况比较少见,尤其是那些层次较高的神。民间道教则并不严格地区分仙与神,如马仙既是中国南方三大女神之一,而其名则称为仙。此外,民间道教关于神的功能,是随着信仰主体的愿望和需求的改变而改变的。如马仙最初的功能只是祈雨,后来则如《护国夫人庙碑记》所载被赋予了“阴府助国”的功能,如清同治《丽水县志》所载,被赋予为妇幼保护神2。所以,民间道教中的神,往往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功能,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功能,甚至不同社会阶层的信仰主体,也会赋予同一个神不同的功能。例如,马仙在其发源地的功能主要是祈雨,在缙云等地则是妇幼保护,李阳冰等儒生类型的地方官吏则赋予了她“阴府护国”的功能。



其四、关于仙与神的信仰内涵


在正统道教中,仙靠修炼,不强调作为崇拜对象而以仪式进行祭祀,其信仰内涵多通过文字和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传播。神则必需以特定仪式进行祭拜,“感应如响,有求必应”,道士“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”。民间道教中鲜有崇拜仙——有些地区为八仙中的一个或几个建庙或坛供奉,但往往给予了类似神职的封号,事实上是把仙神化了。在民间,对神的祭拜多没有严谨的神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。以马仙为例,有的地方把她视为一个人,而有的地方则把她视为三姐妹,还有的地方把她视为七姐妹。在民间,参与仪式的各个层次、各类人员都有,人数多,群众性、广泛性鲜明,往往与经济活动相结合形成社会性、娱乐性鲜明的庙会,这样一来,与正统道教中道士是仪式的主体不同,在民间,道士往往只是参与仪式的众多人员中的一类。



其五、关于仙与神的信仰传播


正统道教明确区分仙与神,一般而言,全真道侧重于信仰仙真,正一派则信仰神明。正统道教中,神与仙的传播途径多,主要是朝廷的敕封、士大夫阶层的文化传播、富商的推动,这几条途径在传统社会都很有效,能突破地域的空间限制而带来广泛的的传播效果,也能因文字记载、书籍流通而突破时间的限制,带来持久的传播效果。与此形成对照的是,民间道教往往出于功利实用主义的考虑,对神与仙并不刻意区分,事实上对仙关注不多,更多地是供奉神、信仰神而希望神满足自己的愿望,因为按照正统道教的看法,仙帮助人往往是主动的,并非因为有供奉才有作为;而神则是因为有供奉,受祈请才有作为,是被动的。所以民间道教更重视神,即使如马仙,虽然民众称其为仙,但实际上更多地是把她作为神来对待的。在传播的途径方面,民间道教往往只靠农业人口的迁移,而事实上农业人口很少迁移,即使迁移,距离也有很大限制,在传播手段上,往往局限于口耳相传,这样,难于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,传播效果不佳。马仙信仰产生时间早于妈祖信仰,也不晚于闾山教的陈十四信仰,但只能屈居为南方三大女神的第三位,原因就在这里。


综上所述,对于道教的研究,如果只阅读官修《道藏》,那么,看到的只是上层道教,或者说是正统道教。如果我们走出图书馆深入民间,就会发现很不一样的图景。在这里,就道教内部而言,仙与神的差别变得模糊了;就道教外部而言,道教变得不那么纯洁了,往往与以祠堂为代表,以家庭、家族、宗族伦理关系呈现出来的儒家文化,与佛教、基督教(新教)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等其它宗教,与巫术等其它信仰,与风水、择日等术数文化混杂在一起。此外,推动道教信仰的,不只是道士,还有其它各个阶层、宗族、社区(社、境、扇、花)的人群,道士甚至不是主要的推动者,各个地区的地方官员,各个社区的福首或宗族的族长,他们起的作用往往比道士还要大,道士往往不得不屈从而配合他们。


这样一来,上层对下层的社会控制,下层对上层的要求,二者间的互动关系,民间人士与宗教从业人员的互动关系、地方宗族之间的关系,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,地方社会的权力网络,变成学者们不得不关注的核心问题。在这里,正统性与民间性,统一性与地域性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社会史的研究方法,往往超越纯粹的宗教学方法,更有运用的必要。马仙信仰的研究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
总之,在基层民间,道教所呈现的样貌,与官修《道藏》所呈现的面貌有很大的差异。这涉及到道教传承中的多方面的差异及其间的关系,例如,大传统与小传统(统一性与地域差异性)、传统与变异(保守性与创新性)、上层道教与下层道教、城市道教与乡村道教,等等。这实际上就是国外学者们多有争议的道教的身份问题,即什么是道教的问题,值得道教研究者关注和思考。